為了挖掘美德少年的閃光品質,樹立身邊典型,讓青少年兒童學有榜樣,行有楷模,趕有目標。四川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等部門聯合發起了“少年榜樣——四川美德少年尋訪活動”,涌現出了一批事跡突出,富有孝心、愛心、誠信、勤儉、自強等中華美德的優秀少年。其中,峨眉二中劉曉燃、勝利鎮小學鄧峪椰2位同學的美德善行入選。近日,筆者走進劉曉燃的生活,共同分享她的孝心故事。
家里的開心果和小棉襖
劉曉燃家住峨眉山市川主鄉趙河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種地和外出打工支撐家庭開支,供養著劉曉燃和姐姐兩姊妹讀書,生活雖然拮據卻也平淡幸福。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九年前,突如其來的不幸讓這個溫馨的家庭遭到重創。當年,父親劉永華由于外出務工辛勞過度,導致左眼得了一場大病,幾近失明,急需手術。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時劉曉燃的爺爺又剛剛過世,她的奶奶遭受兩次巨大打擊一病不起。母親龐蘭英沒日沒夜地在醫院照顧著父親,而姐姐因為住校不能經?;丶?。照看奶奶的重擔就落在了當時還在上小學二年級年僅8歲的劉曉燃身上。
奶奶周桂芳常年風濕纏身,并有嚴重的骨質增生,行動頗為不便。劉曉燃每天奔走于家和學校之間,為奶奶做飯、梳頭、洗衣服,照顧年邁老人的起居生活。
“孫女特別孝順我,每晚都要幫我洗腳暖腳,細心按摩。”周桂芳感動地說。“她不僅要照顧我,周末還要坐車趕到樂山,幫著照顧她的爸爸。”
在劉永華住院治療的兩個月里,龐蘭英總是憂心忡忡。“我當時覺得整個人都要垮了,幸虧有我這個女兒,陪著我支持我,她給我們講在學校里、課堂上的開心事,想著法子逗我們笑。”龐蘭英回憶起那些艱難卻異常幸福的瞬間,潸然淚下。
“我們都擔心她自己坐車到樂山不安全,讓她不要來,可是她總不聽。”多年過去了,劉永華憶起那段往事面露愧色地說,“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做到的。既要學習又要照顧我們,真是太為難她了。”
“當時就是特別擔心奶奶和爸爸的健康,只有守在他們身邊我才放心。”今年17歲的劉曉燃稚氣未脫的臉上綻開笑容,她的言語里透著愛意和一絲倔強。在父親住院治療的兩個月里,她從孩子蛻變為“小大人”,無數次地鼓勵自己要堅強勇敢地面對困難。
生活雖然艱辛,一家人從未放棄過努力。峨眉山市政府在得知了劉家人的情況后,積極給予幫扶,劉永華也在2010年成功進行了眼部手術治療,左眼視力得到了一定恢復。農閑時節,他們夫婦還到城里務工掙錢,生活逐漸回到了正軌。
班里樂于助人的好干部
“一直以來,最讓我們一家人驕傲的就是曉燃的學習成績,她從小就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家里摞了很厚的獎狀和榮譽證書。”劉永華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015年劉曉燃以中考總分732分的高分考進峨眉二中,這一出色的成績更是讓劉家人喜上眉梢。
如今,就讀于峨眉二中高二年級13班的劉曉燃,在學習上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敏而好學,興趣廣泛。課余時間,她最喜歡跟同學們探討有趣的科學實驗,在實踐中獲取知識,也讓她的成績節節攀升。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高一學年,劉曉燃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3000元的獎學金。
在班上,劉曉燃是老師的好助手,同學的好榜樣,被一致推薦為班級學習委員。
“她學習成績突出,非常樂于幫助同學,而且積極主動地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班同學趙慧敏說。
班主任王敏稱贊道:“劉曉燃是一個好孩子。學習優秀、樂于助人,她能夠獲得四川省美德少年這個稱號,大家都為她感到高興。希望她再接再厲,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讓美德少年引領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市文明辦負責人談到。今年以來,峨眉山市不斷深化中國夢學習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市文明辦積極牽頭組織廣大未成年人開展“少年強 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堅定理想信念,繼承優良傳統,樹立遠大志向,培育美好心靈,不斷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學習、健康成長。
收獲愛,傳遞愛。劉曉燃銘記著每一位幫助過她的熱心人,更想化感恩之情為點滴行動。“我將來想從事生物基因方面的工作,讓科技造福更多的人。”劉曉燃懷揣著感恩之心在夢想之路上堅定前行。(高詩佩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