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經濟網樂山訊(記者 林立 實習記者 許蕓浩)敦煌莫高窟和峨眉山在國際上都舉世矚目,而兩地間奇妙的淵源更為世人關注。4月1日,《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壁畫里的峨眉山石窟藝術展》在峨眉山博物館儒釋道文化展區山靈水秀廳啟幕,向人們揭示兩大圣地之間一千年前就己結緣的神奇歷史。
展覽宣傳
據了解,作為普賢菩薩道場的峨眉山,一直以來為世人認為是佛教圣地,而普賢菩薩又是佛教文化的四大菩薩之一。在流傳千年的敦煌壁畫中,峨眉山以不同的面貌和風格出現了70余處。其中,榆林窟第3窟西夏時期的《普賢變》畫面,被業界認為可能是對當時峨眉山的描繪。這些在敦煌壁畫中頻頻出現的峨眉山,讓人們看到了佛國仙山從前世而來便以行愿無盡的步伐點亮了人間的煙火,從古至今未曾停歇。
展覽現場
觀看展覽
敦煌和樂山峨眉山分別位于南北方絲綢之路要沖,共同見證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晚唐至五代時期的敦煌石窟保存有大量繪制毗沙門天王形象的壁畫和紙絹畫,而川渝地區石窟中亦雕鑿有大量這一時期的毗沙門天王造像,在夾江也有分布,其特征與敦煌石窟所存基本一致,兩地的佛教藝術交流十分緊密。
該展覽通過高保真壁畫、實體展品、多媒體解讀等呈現方式,展覽內容由敦煌研究院官方精心遴選,使觀眾感受敦煌石窟千年營造不息的創造智慧。以人的精神為切入點,直觀了解敦煌的深厚文化。展覽共展出復制洞窟、洞窟微縮模型、復制塑像、復制壁畫、仿制樂器等共計160件展品。同時,以老照片、文獻材料揭示出一代又一代的莫高人“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創新”的精神詩篇。
莫高窟初唐31窟 普賢赴會圖
莫高窟盛唐172窟 普賢出行圖_
普賢變 榆林窟第3窟西壁南側_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4日,廣大市民和游客朋友可免費到峨眉山博物館儒釋道文化展區山靈水秀廳觀展。通過這場視覺盛宴,探尋敦煌文化與峨眉山文化之間的奇妙淵源,感受其中厚重的歷史、藝術和人文積淀,尋找敦煌與峨眉山文化新的合作領域,為中華文明的千年傳承作出新的貢獻。
此次展覽,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文物局、甘肅省文物局指導,敦煌研究院、中共樂山市委宣傳部、樂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夾江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樂山市美術館、中共夾江縣委宣傳部、峨眉山博物館承辦。
(圖片來源:峨眉山博物館)